基本释义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
  7. 姓。
详细释义
  1.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 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士子(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士大夫官僚阶层);士夫(青年男子);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男儿相别三天,就应另眼相看,极言进步之速)
  4. 将领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士臣(将士)
  6. 兵士;武士
    下军之士多从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在车曰士,步曰卒。——《吕氏春秋·简选》注
    驱中国士众这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上》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国殇》
    革车百乘,甲士千人。——《左传·成元年·三月作丘甲·注》
  7. 又如:士兵;士众(众士兵);上士;中士;下士
  8. 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其附于刑者,归于士。——《周礼·大司徒》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9.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士夫(士大夫);士田(古代卿、大夫、士及其子弟所领有的田地);士民(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阶层和普通读书人);士行(士大夫的操行);士论(士大夫的舆论、评论)
  11. 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12. 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荆州与国相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资治通鉴》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 徐尚、 苏秦、 杜赫之属为之谋。—— 汉· 贾谊《过秦论》
  13. 又如:士庶(贵族和平民)
  14. 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15. 知识分子的通称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6. 又如:士子(对读书人的通称);士林(学术界;知识界);士品(读书人的品行);士风日漓(读书的风气一天天淡薄了);士流、名士;士农工商
  17. 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
  18. 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遏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9. 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20. 卫兵,尤指将帅身旁的卫兵,特指中国象棋中的一个只能在将帅近旁活动的棋子 。如:将、士、相
  1. 作官。通“仕”
    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周礼·地官·载师》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荀子·大略》
    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风俗通义·穷通》
    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相关词组
天下士门下士稷下学士求贤下士谦谦下士专业人士东坡居士两榜进士中林士中射士民主人士进士举义士民忠臣义士善人义士更多
相关谜语
“士”为谜底的谜语
  1. 专心致志(打一字)
  2. 有心得志(打一字)
  3. 有人当官无人当兵(打一字)
  4. 调干(打一字)
英文翻译
  1.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