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 〔~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
  1. 缝衣针。
  2. 古通“簪”。
  3. 缀,插。
  1. 方言,一种簸箕。
详细释义
  1. 〔篸差〕同“参差”,不齐貌。
  2. 《说文·竹部》:“篸,篸差也。”
  3. 段玉裁注:“《集韵》:‘篸差,竹儿。初簪切。’”又:‘篸,竹长儿。疏簪切。’按:《说文·木部》:‘椮,木长貌。’引‘椮差荇菜’。盖物有长有短,则参差不齐,竹、木皆然。今人作‘参差’,古则从竹、从木也。”
  4. 《玉篇·竹部》:“篸差,不齐也。”
  5. 另见 zān;cǎn
  1. 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注:“篸与簮同。”
  2. 另见 cēn;cǎn
  1. 〈方〉∶一种簸箕
    一头挑着一只空篸子。——陈残云《香飘四季》
  2. 另见 cēn;zān
相关词组
云篸篸岭玉篸碧玉篸瑶篸篸管更多
英文翻译
  1. 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