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1.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背(bèi)。~北。
  2. 目标,意志所趋:志~。方~。
  3. 偏袒,袒护:偏~。
  4. 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
  5. 从前:~日。~者。
  6. 从开始到现在:~例。一~。
  7. 姓。
详细释义
  1. (象形。从宀( 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2. 同本义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3. 泛指窗户
    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
    刮楹达鄉(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
    启牖鄉(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
  4. 方向;方位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 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5. 又如:风向;反向;去向;山向;向前(犹将来)
  6. 过去,往昔
    向也不恕而今也恕,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水》
    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导,引导,渡水。)——《吕氏春秋·察今》
    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便扶向路。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向察众人之议。——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向之噌吰。——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向道(原以为);向年(往年)
  8. 从来,向来
    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
  9. 又如:向料(一直认为);向蒙(一贯承蒙)
  10. 刚才
    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史记·华佗传》
    比向日不同。——《西厢记》
  11. 又如:向年(往年);向事(往事);向来(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
  12. 姓。如:向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子婚嫁既毕,遂漫游不知所终。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
  1. 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见剑向己。——《左传·定公十年》注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向灯向火(喻看法各一);向暖(晒太阳);向炎乞儿(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3. 趋向,亲近
    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
    向于时夏。——《书·多士》
  4. 又如:向化(归顺教化);向服(仰慕佩服)
  5. 爱;偏爱;偏袒
    不妨事,妳妳向着俺哩!——《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剧三》
  6. 又如:向顺(偏向;偏袒)
  7. 往,去
    闲向溪边磨巨斧。——《水浒全传》
  8. 又如:向寓(以往借宿)
  1. 朝着 。如:向日(明日;第二天);向前(未来);向开(以外;以上);向着(朝着,对着)
  2. 从;在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
  1. 假设;如果 。如:向令(假如);向若(假如);向非(假若不是)
  1. 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法曲第二》
  1. 对着,面向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易·随》
    戒六神訃浑嚮服。——《楚辞·惜诵》。注:“对也。”
    请席何響。——《礼记·曲礼》。注:“面也。”
    沛公北嚮坐,张良西嚮侍。——《史记·项羽本纪》
  2. 奔向;趋向
    嚮方略。——《荀子·仲尼》
    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直下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已向荆州。——《资治通鉴》
  3. 又如:向清虚(奔向高天。喻得到幸福)
  4. 接近;临近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花二首》
  5. 又如:向中(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向早(凌晨)
  1. 旧时,以往
    曏,不久也。从日,鄉声。——《说文》
    曏役之三月。——《春秋传》
    曏谓往时也。——《桂苑珠丛》
    曏者,吾子辱使某见。——《仪礼·士相见礼》
  2. 又如:向日;向之豪气何在?
  3. ∶明,表明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庄子·秋水》
相关词组
不屈向上向之乞儿向火向平愿了会向侧向地性倒戈相向储蓄倾向葵倾向日风向草偃没偏没向逆向停车所向克捷向前前向更多
英文翻译
  1. towards